2025年,中国与西班牙迎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的重要节点。11月11日至13日,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开启登基以来首次对华国事访问,时隔18年西班牙国王再度访华,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引领 筑牢政治互信根基

自1973年建交以来,中西双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推动双边关系稳步前行。1978年,西班牙前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华,拉开了两国高层互动的序幕;2005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合作提升至新高度;2018年,习近平主席对西班牙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为新时期双边关系发展擘画蓝图。过去3年间,西班牙首相桑切斯3次访华,持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2025年4月,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从长远和战略高度看待中西关系,打造更具战略定力与发展活力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提供根本遵循。

经贸合作 深度绑定彰显韧性

高层互信的持续深化,为经贸合作筑牢了坚实基础。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亦是中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双方形成了深度绑定的合作格局。

从建交初期仅2000万美元的货物贸易额,到2024年突破500亿美元,51年间增长2500多倍,这份亮眼成绩单充分彰显了两国贸易的强大韧性与巨大潜力。2025年1至9月,双边贸易额稳步达到413.35亿美元,为全年合作延续良好势头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拓展 合作迈向多元纵深

在传统贸易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中西两国紧抓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的时代机遇,推动合作向多元化、深层次延伸。

2024年,中西双方签署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2025年,进一步达成医药化妆品领域合作共识,为新兴领域合作搭建桥梁。科技领域,两国在清洁技术、能源、医疗科技等关键方向开展联合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作组高效运转;农业领域,通过定期技术会议,持续深化动植物卫生、农业技术创新等合作,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机制为经贸往来筑牢制度根基。

物流为脉 畅通双向流动渠道

互联互通是合作深化的重要支撑,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便是其中的核心纽带。2014年11月18日,这趟全球最长货运班列首发开行,十多年来始终高效运转,用“钢铁丝路”架起了两国商品跨境流动的便捷通道。

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让中国的工业品与西班牙的特色农产品稳定进入彼此市场,为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成为中西互联互通的生动写照。

文明互鉴 民心相通根基渐固

经贸与物流的紧密联结,更推动着民心相通不断走深走实。

语言与文化是沟通的桥梁,如今西班牙语已纳入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100多所中国高校开设西班牙语专业;在西班牙,超过6万名学生积极学习中文,搭建起民间交流的语言纽带。中国在西班牙设立10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西班牙在中国建有两所塞万提斯学院,成为两国文化互鉴的重要平台。

旅游往来同样热络。据西班牙国家旅游局统计,2025年旅游旺季,两国直飞航班每周超60个,为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让两国民众的心贴得更近。

未来可期 务实合作再启新程

恰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的关键节点,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会见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10份合作文件,为未来合作明确了方向、注入了新动能。

展望未来,中方将进口更多西班牙优质产品,深挖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扩大相互投资,打造更多标志性项目;双方还将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拉美等第三方市场;同时持续加强文化教育领域交流,相互支持办好各自在对方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机构,中方也将继续延长实施对西班牙免签政策,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让两国民众越走越亲。

随着中国市场对高品质进口农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西班牙对中国工业品的稳定需求,中欧班列或将进一步加密班次、提升运力,助力西班牙特色产品扩大对华出口规模,推动双边贸易平衡优化。而在文化交流持续升温与直飞航班的便利加持下,旅游、教育等服务贸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民间好感度的不断提升,将进一步增进企业互信,吸引西班牙中小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同时助力中资企业拓展西班牙投资版图。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西经贸合作必将更具活力、韧性与潜力,共同书写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